刑法

【普法宣传】拒绝学生欺凌 守护青春净土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肢体暴力:殴打、推搡等;语言侮辱:辱骂、取绰号、散播谣言;网络欺凌:传播隐私信息、恶意P图;财物侵害:损坏物品、

学生 青春 净土 刑法 侮辱罪 2025-04-11 15:53  15

开盒型网络暴力行为全链条刑事规制

由“人肉搜索”演变而来的“开盒”,极易被滥用后衍生成网络暴力。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再次让这种网络暴力形式得到广泛关注。“开盒”指通过非法手段(海外社工库等工具)获取并在网络平台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社交账号、住址、联系方式等)

网络 网络暴力 刑法 刑事 谢广军 2025-04-10 11:08  11

网络暴力犯罪主体认定中的“法不责众”困局破解

“法不责众”作为汉语成语,原指立法不是为了责罚大多数人,现指众多人违法、违规不会受到责罚。在刑法上,通常指多人共同实施违法犯罪时,刑法难以对所有违法犯罪者进行惩处。这意味着,“法不责众”的理念或认知,已从立法原理演变为“法律意识”“法治误区”和“适法难题”。也

网络 网络暴力 刑法 侮辱罪 暴力犯罪 2025-04-10 11:07  9

非法经营罪中“其他限制买卖物品”范围的刑法限定

《刑法》第225条第4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解释界限到底该如何界定是影响非法经营罪准确适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项内容又以第1项中的“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为类比对象,因此对第1项内容的准确解释至关重要。从文义解释上来看,“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家电 垄断 刑法 家电下乡 法益 2025-04-08 18:40  13

法治热点:AI技术的滥用,会导致严重的网络犯罪,甚至数罪并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生产力。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它也带来了新的法治挑战。特别是当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网络犯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技术 法治 刑法 网络安全法 网络犯罪 2025-04-08 15:46  15

普法小课堂 | 这些法律知识,速来学!

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贬低受欺凌者;网络传播谣言;损坏受欺凌者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威逼、胁迫受欺凌者做不愿意做的事

课堂 法律 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 2025-04-07 17:07  10

刑法中“特定”与“不特定”的界定——以非法集资犯罪为视角

在非法集资类犯罪中,"特定"与"不特定"的区分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第192条集资诈骗罪的规定,"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构成要件核心要素。特定对象指具有身份关联性、范围封闭性的集资参与者

视角 犯罪 非法集资 刑法 私募 2025-04-06 07:12  11

《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附加刑,对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实现刑罚目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刑法》第五十四条对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

选举 刑法 选举权 被选举权 政治权利 2025-04-06 05:27  11

AI主播带你来学法丨《刑法》第115条第2款是什么内容?

最近的你是不是早上被“扁鹊”质问为什么不早起中午被“李白”教怎么学古诗下午被“祖冲之”问圆周率记住了没晚上熬夜还要被“李时珍”说在AI的帮助下教科书上的人物插图好像都“活”了发出“灵魂拷问”网友都说“忍不住想看,太上头”知识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入脑了!那么,正

主播 学法 李时珍 刑法 扁鹊 2025-04-03 23:42  14

法考300+上岸,这些备考误区要避开

✅需要用到的备考籽料[机智]:⭕️《25法考新打卡表》.PDF⭕️《25法考新三色笔记》.PDF⭕️《25法考新思维导图》.PDF⭕️《25法考默写本》.PDF⭕️《25法考新600母题》 .PDF⭕️《25法考195个高频考点》 .PDF⭕️《法考历年真题+

pdf 真题 刑法 民法 高频考点 2025-04-03 19:07  13